网页无法加载
翻页 夜间
华夏小说网>玄幻奇幻>商乱迷局 > 第454章
    不是这个行业里的人,完全不知道,国内规模最大的“会议”既不是羊城广交会,也不是四年一度的全运会。

    每年春季在成都召开的糖酒会,绝对是可以入选“吉尼斯”纪录的会议之最。

    据官方统计,参加糖酒会的参展商,来宾数可多达三十万人左右。这个会展商机,国内不少城市都是垂涎已久,不用精算就可以得知,一周左右的会期,如此庞大的人流涌入,会给举办地带来多少真金白银。

    糖酒会的主办方,最开始名义上是糖业烟酒协会,但真正的背景要溯源到更高一级。正因为糖酒会是一个“聚宝盆”般神奇的存在,决策者出于对西部省份的倾斜支持,便决定这个能生“金蛋”的会议,不采用轮流做庄的形式,而是每年固定在成都举办。

    后来,为了消除一些“不公”的杂音,主办方又将一年一届的糖酒会一分为二,成都,依然是春季糖酒会的东道主,亘古不变;随之增加了秋季糖酒会,在一些积极争取的城市中轮流举办。

    但厂家,客户对秋季糖酒会的参与热情,较之春季不可同日而语;所以说秋季会冷清的场面居多,与会人数减半还得拐弯儿。但不管怎样做了如此平衡,毕竟其它城市,可以有机会从中分得一杯羹,总是聊胜于无。

    有意思的是“糖酒会”这个名不副实的会议名称,一直保留至今。其实“糖酒会”三分之二参展的是各类食品,酒水饮料,乳业,冲调,膨化休闲类,熟食品等等,甚至北京“六必居”的臭豆腐乳都摆在展厅一角,是名副其实食品业新老产品的年度大展。

    另三分之一则是食品加工,包装机械,物料生产厂家,系列配套产品展示。

    成都糖酒会总结起来有三大怪:第一怪是开幕即“闭幕”。

    会期明明是一周的时间,当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,商业部,四川省,成都市领导剪彩后,宣布本届“糖酒会”开幕,除了各类媒体记者,追随领导们进入会展中心绕场一周,余下的几日展会,真正的客商早已不见了踪影;会场里都是成群结队来寻找各地特产,捡便宜货的成都市民。

    这是因为大品牌厂家在会场布置的展厅,主要是形象展示;商业洽谈,业务交流,大都另外租下了成都的各酒店,宾馆,或者一层楼,或者几间客房,在租住地提前一周,就把与客户的合同,协议,签订的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这第二怪是层出不穷的一次性“参展商”。

    这类厂家名不见经传,但往往会成为“糖酒会”最吸引人眼球的一大盛景。

    这些一次性“参展商”都有相同的共性,就是不惜重金,预定了会展中心广场的最佳位置;对其推出的公司宣传,产品推介,花样百出,总会推出一些夺人眼球,稀奇古怪的新品,策划手法也既有新意又引人入胜。

    他们通过广告策划公司,会邀请来国内最火的歌星,乐队,在展销处搭起大舞台,每天定时表演劲爆的文娱节目;从成都各高校挑选一众青春靓丽的女大学生,穿着特制的促销装,手举本公司产品的广告牌,从早到晚穿梭在会场内外。

    这些气氛的烘托,营造,无非是为了“招商引资”这个终极目的。

    来参会的客商中,除了大经销商外,还有数量不少的中小经销商,以及刚起步想来糖酒会寻找商机,创业的小老板们。

    一次性参展厂家,所针对的猎物就是这一群人。

    他们的签约处总是设置在最扎眼的地方,每天从早到晚前来咨询,签约的商户,看起来总是络绎不绝。不过只要稍加留意,就会发现那些围在厂家业务身边的客户,好像都是天天聚在这里的半熟脸儿。

    凡是这类厂家,基本都是一种经营模式:“加盟”。

    他们所提供的优越条件,让那些刚涉足这行的小老板们无不心动;厂家几乎大包大揽下所有客户担心,忧虑的风险,市场前景分析,产品收益测算,通过厂家一番眉飞色舞的介绍,让凡是想接下他们产品的客户,除了数钱数到手发软,更是有种百年不遇幸运的感觉。

    当然这类厂家把玩的游戏,背后的推手,都是那些熟稔人性心理学的行内“专家”。

    对经销商而言最为谨慎,瞻前顾后的是签约后付款这个环节。这类厂家都会采用“饥饿”加“落差”的策略,最终总能请君入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