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夏小说网>穿越历史>北齐怪谈 > 第330章 勿要辜负
    陈国,建康。

    陈顼坐在大殿内,看着摆放在面前的战报,许久都没有言语。

    几个大臣坐在他的前方,脸上竟还有点笑意。

    陈国国内的大臣们,几乎都反对出兵。

    刘师知便是其中的带头之人。

    陈顼所面临的压力其实也不小,他急着要看到成果。

    三路大军出征之后,成果果然不错,吴明彻拿下江浦,而后围攻秦州,黄法氍屡次击败敌人,拿下历阳,下一步就是要去拿合肥了。

    老将军徐度这里也是捷报频传,连着拿下了两座城池,正面击退了娄睿两次。

    随着这一系列的胜利,朝中的这些反对者渐渐闭上了嘴,当作不知情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,就在这情况大好,看着北伐即将有功的时候,吴明彻却忽然上书,称齐国大将军刘桃子很可能已经赶到了南边,已经烧毁了他的粮草,希望庙堂能再次拨发。

    陈顼明明下令封锁消息,可不知为何,还没过去一天的时日,整个建康都在议论这件事。

    中书台如今也不可靠了。

    陈顼刚刚上位,并不能做到对各部的完全掌控。

    果然,今日天还没亮,这些大臣们就带着奏表强行突破了甲士,来到了陈顼的面前。

    北边和南边,很多地方类似,却又有很大的不同。

    南边因为有一脉相承的体系,一直都将自己当作是天下的正统,可惜,这些人所继承的大统稍微偏了点,他们继承的是‘我大晋’。

    晋武帝司马炎那是出了名的宽厚,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,很难找出比他更宽厚的人。

    因此,南朝的社会氛围比北边要更宽松一些,士大夫的待遇要更好一些,在北面,胡人当政,可不管你什么大族不大族,说屠就屠了,就比如独孤契害真。

    但是南边是讲规矩的,没有正当的理由,皇帝也不能肆意对这些士大夫们动手。

    故而,这边的士大夫之中,敢上奏批判的明显比北边的更多,甚至,这被他们当作是一个成名的手段。

    就比如坐在一旁的袁枢。

    这位在很年幼的时候就被名士点评,有了名气,后来父亲死了,他就一直为父亲守孝,被称为大孝子。

    然后他就当官了,一路当到了当下的尚书左仆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