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夏小说网>穿越历史>北齐怪谈 > 第375章 钢铁
    高依依不舍的放下了手里的书。

    而后看向了一旁的刘桃子。

    「陛下,我觉得这些手稿,可以抄写下来,推广全国。」

    「让各地官员们阅读,学习,不求能掌握务农之巧,但至少要对农桑事有所了解,不至于五谷不分..:::

    「而其中许多内容和想法,我觉得都可以逐步的推行。」

    「我听闻在先秦之时,秦国最注重农桑,故而有制新农具的匠人,或制新法的农人,则都可以得到爵位..:.贾公在书里也说到农桑之重在于革新,只有不断的革新技巧和工具,才能振兴农桑,这一点是可以推行的。」

    高缓缓说起了自己的诸多想法,而其中最关键的,还是管治农业。

    贾思的农业思想概括了很多的内容,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点,就是认为农桑不是农民的事情,需要官府插手管治。

    贾思提出农桑的三大因素:天时地利人和。

    而寻常的自耕农根本没有可能去完成这三大因素,只有官府是有力量来进行的。

    其中的天时就是指气候,他认为官府有必要对各地的气候进行调查,按着不同季节,不同地区气候,以及不同作物的习性来确定耕作内容。而后是地利,他认为官府应当考察土地质量,根据不同地区的真实情况来推广相应的作物,而最后的人和,当然就是鼓励百姓生产,提供相应的工具,控制粮食的价格,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云云。

    以官府为核心来形成大耕作体系,官府带头,组织民众,照顾农民....

    这就是原先高在做的东西。

    高对农桑事插手极多,而原因就是在这里。

    贾思的文稿里有很多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,甚至包括了畜牧业方面的内容,但这不只是一本技术领域的书籍,这不是教农民怎么去种地的书,是教官府怎么让农民更好种地的书。

    当然,这并非是轻视农民,主要是在如今这个时代,农民没有多少自主权。

    不是说农民想种什么就可以种什么的,也不是农民想什么种就可以什么时候种,甚至,能否去种自家地,都不是他们说了算的。

    均田令之下,田地不属于农民,农民只有临时的耕作权,所有权在官府手里,因此在耕作和其他方面农民都严格受到官府的管控。

    高原先就只是靠着跟贾思的交谈和他留下的部分文书来摸索,而现在,

    有了这些完整的东西,他就想要去做更多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祖斑认真的听着高的话,忽看向了一旁的刘桃子。

    「陛下,我觉得可行。」

    「我们今年才得以摆脱那些商贾,勉强能做到自食其力,像那伪周,因为粮草不足,民生疲,空有数十万大军,却难以出征,难以应对我们的进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