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年三十的长安,处处张灯结彩。
百姓家喜欢用红纸贴在竹篾上,糊一个兔子灯,而裴长青家门口的,却是两只四角宫灯。街上出来放爆竹的百姓远远看着,眼中全是羡慕向往。
这可是刚才宫里的人送来的,那么多臣子,就裴长青得了这份尊荣。
“……今夜天子大宴群臣,喝到一半时想起裴相无父无母,家里只有一位夫人,心生怜悯,不仅赏赐了不少东西,还许他提前离席。”
“我还听说皇上许裴相一个太子伴读的位置。说等裴相有了孩子以后,进宫和皇子公主一起养着。”
“就是裴相虽然年轻,却也没个孩子……”
说这句话的婆子叹了口气,话题就立刻转到了裴长青的婚事上。
说这位大宁的宰相啊,如今三十有一,但看着还像是双十少年郎,唯周身气度稳重。为官七年以来,重民生重边关,于政事上多有作为。
唯一一点让人诟病的就是子嗣稀少。
裴长青幼年随父母逃荒,亲友全死在了路上,算是孑然一身。后来被一渔女救起,在江南那处读了三年书,一路高中,成了盛宁三年的状元。
裴相是个长情又知恩图报的人,做官以后不仅娶了那位救他的渔女,而且从不狎妓,即使妻子六年未育也从未起过纳妾的心思。
“我记得去年宫中选秀女的时候,皇上就想将徐太尉家的嫡长女指给裴相,说做个平妻也好。那么大的场子太后皇上,皇后娘娘和徐太尉都在,裴相都给拒绝了,说此生只认一位夫人。”
“裴相真当是痴情种,只可惜那位夫人是个不下蛋的母鸡。”
有个年轻的姑娘瞪了眼嘴碎的汉子,“如此知恩图报情深义重之人才当得起宰相之位,裴夫人身体不好也是当初照顾裴相熬出来的,容你在这瞎说。”
正说话间,街头一辆马车骨碌碌朝这边行来,管家看着裴府外围着的一群人就挂上了笑容,伸头问了马车中的主人几句话,便翻身下车,拿着一簸箕的铜钱小跑过来。
众人一下子哄闹起来。
京城中的达官显贵年节时会在门口给穷人撒铜钱,图个好彩头,裴长青也向来如此。
铜钱抛洒间,众人不断笑着说些吉祥话,弯腰做拜年的模样。
裴长青从车中出来,浅笑朝他们一拱手还礼,转身进了大门。虽只寥寥一眼,大宁宰相清俊从容的面容便也足够让人惊艳。
相府也处处挂着灯笼,但终究已经是夜半时分,烛光只能将走廊照出个隐隐的轮廓,细节自然是看不清晰的。
裴长青没让人等他,于是此时便自己摸着路朝前走去。
“怎么这么晚才回来?”
随着声音一起到来的是一件覆上后背的大氅,随即来人就慵慵懒懒地抱住了他的腰,“狗皇帝成天正事不干,除了宴会就是女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