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东新任太守毛介已经到任,粮食也在从上党和太原两地络绎不绝地运往河东郡。
王嵩留下徐晃协助毛介剿灭地方匪患后,便带着关羽等人赶回了洛阳。
此时的洛阳城,历经十常侍之乱和董卓之乱,早已不是以前繁华的洛阳城了。
有后人(曹丕)曾写诗描写此时的洛阳城的凄惨景像道
“步登北邙阪,遥望洛阳山。
洛阳何寂寞,宫室尽烧焚。
垣墙皆顿擗,荆棘上参天。
不见旧耆老,但睹新少年。
侧足无行径,荒畴不复田。
游子久不归,不识陌与阡。
中野何萧条,千里无人烟。
念我平常居,气结不能言。”
……
经过董卓之乱,昔日繁华的当今世上第一名都洛阳,如今随处可见的只是嶙嶙白骨、颓墙断壁以及丛生的杂草野树了。
不过,纵然如此,却并不妨碍王嵩把这里当成一块宝地。
洛阳地处黄河以南的支流-洛河之畔,却又不远离黄河,海拔位置要高出洛河与黄河交汇口50米以上,受黄河水患的影响很小,而且还可以以黄河为北方屏障,黄河北方又有太行山阻隔。洛阳八关,将洛阳拱卫得如铜墙铁壁一般。
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冲积平原,土地肥沃,足以养活数百万的人口。
函谷关是关中地区通往中原的唯一通道——控制了洛阳也就等于是控制了中原与关中之间的唯一通道。
洛阳城内的建筑大部分已经被烧毁。可以说已经是一座废弃的空城。但不可否认的是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城市建设基础。
洛阳城做为东汉的都城,已经有了160多年的历史。其城墙高13米,碟高16米,东西长27公里,南北长42公里,夯土城墙宽14-25米。
四面共有12座城门,东、西面各3座,南面4座,北面2座。
城内大街连通各个城门,宽度为20-40米,共分成24段。
程昱与华雄带着五万军队,用了一个月的时间,才将洛阳城的大小街道大致清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