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
当时郑老头正杀得兴起,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这个句诗,唱诗的人声音轻渺如烟。如若不是此人一句话惊醒我,这场屠杀还不知要引来多大灾祸。
这句词是刘禹锡在《陋室铭》里所写的,曾经被唐末坊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掌灵人所引用。此人后来游历全国各地,在昆仑山一带定居。他把这句词刻在茅草屋门前的石碑上,本意是喜爱这句词,没想到后来竟在昆仑山附近碰到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,关于这些奇怪的事,书上记载得很模糊,只说他好像遇到了仙人的后裔,被他们招待一番,不知仿若去到了仙境,再回归时,仙人后裔却已经消失。
为此,这个掌灵人便将这句词刻在他遇到仙人的那座小山上,以此比喻此处虽然看起来不起眼,但因有昆仑遗族的存在,早晚会闻名于世。
也因为这个,后代前去昆仑山寻仙的掌灵人不计其数,他们前赴后继,只想一睹仙人容颜,或侥幸去得仙宫游玩。但多数人都迷失在了昆仑山之中,那些逃脱出来的,对外人只字不提昆仑,仿佛里面有多恐怖的事情。
明德先生就曾去过昆仑山,不过只是在山脉外围,他打探了多方消息,终于得出一个自己的猜测——那些掌灵人得罪了昆仑遗族,所以受到惩罚!
据我所知,昆仑山又称昆仑虚,在中国境内西部,西起帕米尔高原,横贯新疆、西藏。从古至今有许多依据昆仑山为背景神话故事发生,虽然已经是21世纪,但信奉鬼神的人还有很多,就算是文化开明的大都市,也少不了吃斋拜佛的人。
《山海经》中关于昆仑上有这样一句记载“西南四百里,曰昆仑之丘,是实惟帝之下都,神陆吾司之”。
说的是昆仑山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,由天神陆吾主掌。陆吾虎身人面,有九条尾巴,凶神恶煞,管理着天帝的园圃的时节。
另一句关于昆仑山的记载是“又西北三百五十里,曰玉山,是西王母所居也。西王母其状如人,豹尾虎齿而善啸,蓬发戴胜,是司天之厉及五残”
说的是玉山中居住着主管天灾刑法的西王母,西王母长着虎齿虎尾,喜好吼叫。但其实玉山很可能就是昆仑山,或者山脉中的其中一座。
除了这些记载,还有许多昆仑神话未被世人所知。但仅仅社会中流传的那些神话,已经使得昆仑山成为了第一神山,又叫万山之祖。
灵铺史书里记载的那个掌灵人,应该是第一个发现昆仑遗族的掌灵人,可以知道,昆仑遗族和灵铺的接触有史记载的只有这一次,这句词更是只有仙人后裔和灵铺内部人员才可能知晓。
正因为有人突然唱出这句词,我料想,这个身高四五米的怪物如若不是灵铺的人,那岂不就是仙人后裔养的灵!明德先生曾死死告诫我,今生如果有幸碰到昆仑遗族,面对他们一定要恭敬而尊重,切不可得罪他们。眼前的怪物就算不是昆仑遗族,只是他们养的灵,我也万万得罪不起。
我不知道该不该开口问他们。这时那个和我对话的人再次开口求我:
“请帮助我们回家。”
我疑惑道:“可是你们已经死了。”
“将我们带去,昆仑。”
果然是昆仑,我暗自惊叹,这下事情越发诡异了。
“是谁将你们杀死的?”我这样问他,他却没有回答我,但尸体中有一个身高比其他尸体矮一米左右,它走到我近前。
苦樱紧张地望着我,我示意她别轻举妄动,看好郑老头就行了。
尸体在我面前蹲下来,这时他的脑袋还要比我高一点,我只好踩在一辆汽车车盖上,才能摸到那个巨大的白色头颅。
从这颗白色头颅中,我感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灵,我可以确定它是灵,但又不完全是灵,他要比灵更加原始,更加完整。我无法肯定他们是不是昆仑遗族养的灵。